导航切换

联系电话:
0563-2515017

二维码

当前位置:首页>>学校资讯>>新闻动态

【书香阳光】我校学子在市“寒假读一本好书”征文评选活动中喜获佳绩

浏览:672 日期:2023-04-26

图片
图片
图片

— 市“寒假读一本好书”征文评选活动 

喜获佳绩

— 宣城市阳光中学 —

图片



为丰富广大中小学生寒假生活,形成爱读书,读好书,善读书的良好氛围,提升中小学生人文素养和阅读素养,2023年1月,市教体局举办2023年“快乐阅读 幸福成长”寒假读书创作活动。

活动通知一经发出,宣城市阳光中学德育处认真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,语文教研组的老师们指导学生撰写读后感,学校从各班级上报的优秀作品中遴选出3篇作品参加市级评选活动,并取得佳绩。

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
获奖征文选登(一)

图片
图片


抬眼春雷起,回首星光聚

——读《惊蛰》有感

作者:709付可昕

指导教师:王 平


惊蛰天,春雷起,僵虫惊,山川兴,万物乃复生。

 ——题记

窗外春雨愁愁,雨滴成丝成串坠向大地,远方乌云翻滚,似是藏着一道雷声。许是这银钩牵起回忆,忽地想起了那本名为《惊蛰》的书籍。

轻寒漠漠,当如竹坚挺

云青的青,是一种颜色。古人的衣服常为青色,就因为这种颜色象征着坚强、希望、古朴和庄重。

每每提到书中的凌云青,都能感受到一股劲,一股不服输,不低头的韧劲。若青是坚强的象征,那么“云青”这个名字,就是坚强最好的诠释。

他没做错,就不会退让,哪怕火苗爬上他的腿腹,啃食撕咬,滚烫地烧灼;他没有错,就不会道歉,任凭母亲手中的木棍断于他身,手臂后背隆起一道道触目惊心的红痕,若是无错,便就死也不低头。

这韧劲,如同青松,白雪皑皑也阻止不了它高耸;如同劲竹,风吹雨打也无法动摇它“立根原在破岩中”。通往未来的路上,不因别人之错误认输,不因自己之正确低头,或许别人无法理解,但就与这世俗较真,永远挺立,永远无所畏惧的往前冲。

春雷响起,不予停留,好似“千磨万击还坚劲,任尔东西南北风。”

天际黯黯,不坠青云志 

“只要土里有种子,第二年春风一吹,又会呼啦啦的长出来。”

未来能否因为读书而改变命运?或许我们也同云青一样疑惑和茫然,但诸葛亮曾说:“非志无以成学”,明确目标,方可走向属于自己的瑰丽未来。

自父亲死后,母亲就一个人撑起了家的晴空。日子很是艰难,但云青想上学的志向从未改变。为了攒够学费,他曾早出晚归的卖食物,顶着烈日收废品,身上落下了大大小小的伤。即使有一次,旧伤差点夺去了他的性命,他也毫不后悔,没有半分动摇。

云青无畏艰苦的努力,也让我们明白如果没有知识,放弃思考,也许一辈子都找不到自己想走的路。知识与志向就是承载我们远航的舟,能够让我们驶向广阔壮丽的海域,去实现远方的瑰丽梦想。

春雷响起,无畏追梦,更应穷且益坚,不坠青云之志。

烟霭纷纷,终长风破浪

“也许再卑微弱小的生命,在这片热土上扑腾奔走,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方式。”

风雨之后的艳丽彩虹,从不仅仅存在于童话中,不会有一滴汗水白流,不会有一次坚强白费,哪怕海上茫茫大雾,挡住了前行的路,只要扬帆,就可以破浪。

正如书中的世界,外人的议论、嘲笑,亲戚的辱骂,甚至殴打,差点夺去自己生命的病,一路流浪的艰苦与难堪,都不曾使云青停下前行的脚步。最后,云青因为坚持与奋斗,坐上了通往大学的火车,乘上了以未来为终点的轻舟。

夕阳像是过往的时光,那些曾经共度的再也无法回头的日子,都被染上了一层温柔的橘色。人生的路无需做过多的准备,只要你迈进,路就会在你脚下延伸,只要你扬帆,就会有八面来风。

微雨众卉新,一雷惊蛰始。待到那春雷响起,经历蛰伏的生命,总能迎来新的世界。曾经的一切必当以星火相聚,于是往未来的路上,一片坦明。愿万物随春醒,美好皆可期。

付可昕同学和王平老师合影


获奖征文选登(二)

图片


惊鸿一瞥,诗塑风骨

         ——  读《漫读课本里的古诗文》有感

作者:810盛宛莹    

指导教师:孙雪飞

     

唯有南风旧相识,偷开门户又翻书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——题记

夜色渐浓,手持风弦,声动落木萧,书剑流转,惊落满园幽香。抬眸,轻挽袖口,清淳花思,悠悠茗香,轻翻书叶,指尖摩挲着微卷的书脚,抚过“诗文”二字,看那些从容淡墨文字后荡气回肠的故事,看人世浮沉间兜兜转转的四季山水惊鸿,手执诗意,修塑风骨,余味无尽,万般惬意。

观满园•枕清风

“最爱湖东行不足,绿杨阴里白沙堤。”乍暖还寒的早晨,钱塘湖边,春的气息早已先于感觉透过绿荫缭绕,几声鸟鸣扑面而来。白居易望花迷人眼,看草才没马蹄,见水初平低,观莺燕争啼。问君之故,答曰,爱也。看浓睡一冬后忽然苏醒的一份欣喜与柔情,初春让乐天沉醉,字里行间真情倾落。“日出江花红胜火,春来江水绿如蓝,能不忆江南?”又是一年春满园,日出红了江花,春风绿了江水。诗篇,真情纵横,让漫长岁月的等待中,也有婉约的热爱。

于醉满园春色,清风为鉴,婉约热爱,深感绮丽。

探水畔•拂雾霭

“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,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。”若见晶莹的露珠凝成了冰霜,依稀中可以猜到清晨,许是薄雾笼罩,羞涩的少女沿溪岸缓缓而行,薄雾为她罩上了一层轻纱,时而出现在水边,时而出现在水之洲中,寻不得,觅不到,愈发显得难以捉摸。“坎坎伐檀兮,置之河之干兮,河水清且涟漪。”岸边精壮有力的男子伐下檀木运至河边,举起衣袖,擦净额头汗珠,坐在树荫下喘着粗气,一下又一下摇着斗笠,丝丝微风轻拂,望向眼前的水流微波荡漾,或许这时他们正沉浸在这片刻的欢愉中。这是深入民间的歌谣,温厚而淳朴。

于探民间水畔,百般温厚,民歌咏爱,动心感怀。

品百味•践行远

“学问勤中得,萤窗万卷书。”无论是灯下独赏还是与人共读,我都能揽怀诗书的无穷乐趣,无论是沉淀内省还是观点交流,都能潜移默化的修炼自身,能疏通文理,探索未知;能穿梭古今,洞察得失;能驰骋内外,谋求发展。当自己与诗歌相融,我变成了李白对酌的宾客,王维送别的友人,同消万古忧愁,共沐渭城朝雨。有时我有易安阶前梧桐的哀愁,有时我又有了子瞻一蓑烟雨的旷达……诗中描绘的依依惜别,杨柳春堤,花间起舞,对日高歌,都是我一路走来领略的风景。品书中温情,尝人间百味,亦能通过读书知事理,明方向,坦然面对世俗名利。

于立青衿之志,思绪驰游,履践致远,树立航标。

彻夜灯火,书卷多情,墨香满堂,余音绕梁,不妨于冬日,醅一壶香茗,任膝上小书的诗文从壶口悠悠飘出,酝酿着诗文的水流花开两容,将成长洒脱成一蓑烟雨任平生,让惊鸿一瞥的诗文,塑造风骨,即使荆棘遍地,亦可步步生莲,我愿将这“超然物外方为圣贤”的诗文传承下去,立马振山河!

泱泱华夏,一撇一捺皆是诗姿。

神州大地,一思一念皆是诗情。

浩浩九州,一文一墨皆是诗韵。

问君风雨何时了?笑曰:“安能待到风休止,吟诗词终叱明黎!”

图片

盛宛莹同学和孙雪飞老师合影


【END】

图片


文字:袁珍珍  图片:孙雪飞  王 平 

编辑:章小龙  初审:袁珍珍

二审:王世海  终审:苏星华